自古以來法律和禮儀都是協調人際關系的重要手段,在古代,禮儀的地位甚至高于法律,整個國家都是“以禮治國”,禮儀教化成為社會治理的重要方式。
當今社會,我們學習科學知識,參加學歷教育,進入商業社會圈,中國禮儀潛在影響著我們的人際交往,大多數人認為的禮儀都是“西方的商務禮儀”,反而對于“中國禮儀”的認知很少。
我國倡導“法治”,依法治國,以適應現代復雜的社會需要。商業交往,各種合同協議都需要契約,都需要專業人士。但是,法律不是萬能的,單靠法律協調人際關系,會出現很多人認為只要不犯法就可以干,不知道“仁義道德”的老祖宗教導,甚至連做人的底線都沒有。
所以我們國家倡導“德治”,倡導淳樸民風,喚起人們羞恥心,仁義心,愛國情操。在社會治理上,開設“社會調解”,能不進入法律程序,盡量不要上法院;電視臺開設眾多調解節目,協調人際關系的方法逐步“柔化”。
禮儀是因為人而誕生,因為人變多了,所以禮儀變得復雜,講究變得更多,規矩的誕生都是了更好的群體相處。
在中國古代,禮的嚴苛程度,對一個人的要求甚至超過了法律。在今天的現代社會,我們國家現代化進程加快,國力大大增強,中國人迎頭趕上,對于自己的文化更加自信。
我們的社會進入了“禮治”的時代,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描述,我們可以看到“富強 民主 文明 和諧”是對國家的禮儀要求;“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”是對社會的禮儀要求;“愛國、敬業、誠信、友善”是對個人的禮儀要求。
我們國家在新的階段,提出了更加具體落地的各個層面的禮儀要求,包括不斷舉辦的國家儀式感活動,“共和國勛章”“人民英雄”“七一勛章”“在黨五十年”“脫貧攻堅先進個人”,國家層面的國賓禮儀等等,彰顯了我們國家層面對禮儀的實際應用。
進而推廣到各個城市,每個城市要有每個城市的特色禮儀,每個行業每個企業都要有自己的特色禮儀,大的企業有企業文化,也會有標簽式的企業禮儀標準。全民學習禮儀,結合自身情況設計自己的禮儀標準。
“禮儀是看得到的文化 文化是看不到的禮儀”,讓禮儀幫助每個人學會思考“知與行”,會思考,會行動,做到“知行合一”。
當前,律師職業群體,數量龐大,優秀的律師收入很高。未來,社會的進步,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能止步于“冷冰冰的契約”,還要有“人與人之間的信任”。
近幾十年來,東南亞華商群體商業上取得的成功,很大程度上取決中國人之間信任文化,老鄉信任,降低了法律契約成本,加快了速度;中國的浙江人,福建人,都有這樣的商業傳統。
這些案例,充分證明了人與人之間關系通過人人都修習禮儀,對于提高社會效率,對于提升商業水平都很有幫助。一個完善的社會,法治,德治和禮治都在同步發揮作用。禮儀是講人際關系的學問,禮儀培訓師是致力于人際關系的優化的職業。
建黨一百周年,我們黨將帶領大家步入下一個一百年,帶領人民追求美好生活。在未來美好生活的總體藍圖引領下,每個人都要學會“禮待自我 禮待他人 禮待自然”,以禮儀作為自己的修身方式,把自己真正當成一個主體,自我開展美好的修煉,而不是因為群體的約束,不是因為單位的要求。在修行的過程中,讓心情美美的,微笑常伴;形象美起來,動作優雅起來,語言美起來。
禮儀培訓師不僅可以為個人的美好提供服務,還可以為企業行業提供服務,就像律師一樣。如果你要成為“大律師”,那就要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,不僅要像律師一樣,“法理學”精通,擁有專業的法律思維和豐富的法律知識,而且還要身經百戰,深入了解企業的情況,結合企業情況做定制分析。只有真正做到這個程度,擁有這樣的本領,才能成為“大律師”!
同理,禮儀培訓師也是一樣,要成為真正優秀客戶熱烈擁護的禮儀培訓師,也要具有專業的“禮儀思維”,豐富的禮儀知識,同時熟悉各類行業和企業客戶內部情況,能夠幫助客戶從浩瀚的禮儀知識體系中抽取適合他們的當下需要,立刻就能提升的“禮儀規范”。
“大禮儀培訓師”要做“禮規”的定制者。只有具備這樣的能力,才能與時俱進,持續為客戶提供長年的跟隨服務。
修齊禮儀師事務所,2021年由我首倡成立,7月1號,首期事務所講師班成功啟動,將為中國的禮儀培訓市場輸入首批“文化禮儀”專項能力的禮儀培訓師,讓終端客戶眼前一亮,幫助終端客戶解決痛點。
這樣的禮儀培訓師,才能贏得客戶真正的尊重,因為你更有價值!
想跟著王新老師學禮儀,請點擊查看: 高級禮儀培訓師班
本文為王新老師原創,文中提到的一些活動,以及各種行業深度表述,均得到知識產權保護。如果轉載全文,或者引用部分表述,請獲得授權。如有侵權,一定嚴懲。上海華勤基信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保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