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在學習禮儀過程中有這樣的疑問:“學習禮儀花了挺長時間,也挺用功,買了很多的書,但是到頭來,在實際用的過程中會時不時犯錯,并且給人感覺也有點怪怪的”。我想告訴大家的是,其實禮儀是一個系統的學問,禮儀的學習也需要我們系統把握。丹麥學者克努茲.伊列雷斯關于學習的有這樣一段話:“完整的學習過程包含內容、動機與互動三個維度?!边@也是我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主題,禮儀學習必須是一個完整的過程,這個完整的過程需要我們學習禮儀知識、掌握禮儀技能,同時還要完善自己的禮儀文化系統,明確自己學習禮儀的動機。也就是學習禮儀知識、禮儀技能以及禮儀文化三者的關系。
禮儀知識,是禮儀相關經驗、系統的理論總結,是人們認識禮儀或者應用禮儀的理論成果表現。簡單來說,禮儀知識就是不同場合下的規范和要求,比如會議座次,握手的順序等,這些都屬于知識的范疇。掌握系統的禮儀知識是我們學好禮儀的基礎,禮儀知識是往往是基礎的規范和要求,也是我們判斷事情對錯的標準。沒有系統的禮儀知識,我們就會很茫然。
我們常說“知識就是力量”,多學禮儀知識,可以減少犯錯,減少不必要的尷尬;同時掌握系統的禮儀知識可以增加我們的談資,增強個人的綜合競爭力。禮儀知識可以通過書籍、視頻、圖片等形式來直接學習獲得,也是禮儀學習最容易的方式。
在傳統觀念中,把知識比重看的比較重,認為知識掌握了,就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成果。但是,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,掌握豐富的知識還遠遠不夠,因為生活和工作中,很多事情是需要實操的,如果你掌握了知識但是不會正確使用,那就是紙上談兵。
▋ 二、什么是禮儀技能?
禮儀技能,就是禮儀的實操能力,有些事情知道還不夠,必須做到才會有效!就拿握手和微笑禮儀來說,你只懂得規范和要求,遇到人的時候,你未必會做;你會握手、會微笑,但是未必會做的到位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禮儀就和打球、游泳一樣,是一項需要訓練的技能,需要經過反復訓練,才能做到位!
俗語有云“坐有坐相,站有站相,吃有吃相?!敝v的就是禮儀影響著我們的形象,體現在一言一行之中,平時不經意的一些動作,可以讓別人感覺舒服,也可以讓人大跌眼鏡。但是,就是這些日常中隨時隨地都在發生的事情,很多人還沒有完全做到位,究其原因:要么就是不知道正確的規范是什么,一直按照錯誤的標準在做;要么就是知道規范,但是沒有去刻意訓練,一直隨性的去做,這樣也不會帶來改變。所以,禮儀的學習,不僅要掌握一套正確、系統的規范,還要按照規范標準反復訓練,最終形成自己的禮儀實操能力,也就是我們說的禮儀技能。在學習禮儀的過程中,禮儀知識的學習和禮儀技能的訓練都很重要,兩者相輔相成,缺一不可。
▋ 什么是禮儀文化?
說到文化,我們必須搞明白禮儀和文化的關系。文化是禮儀的內核,禮儀是文化的表象。文化是多年的積累和建設的結果,而禮儀則是文化在其一個方面的體現。王新老師常說:“禮儀是能夠看得到的文化,而文化則是看不見的禮儀”,說的是隨著修養加深,你的禮儀應用就會越來越自然,越來越自信,越來越能傳達你的特有的氣質。
禮儀文化是禮儀相關的價值觀念、審美情趣、生活方式、思維方式、道德取向的總和,這個概念很抽象,很多人不見得理解。那我們簡單來說,禮儀文化就是為什么要這樣做,為什么要持續這樣做,堅持做這樣可能帶來的改變是什么?是我們堅持學習禮儀、用好禮儀的動力,也是我們堅持做好禮儀事業的目標。
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,很多商業活動早已進入跨國界合作的階段,但不同文化之間商務交流的細微差別和預期可能存在很大差異,這就是文化的差異,如果我們不懂得禮儀文化,很可能為我們。因此,如果僅僅掌握工作中的知識和技能,缺乏對商業伙伴自身文化禮儀和習俗慣例的了解,可能會在商務活動中出現不公平的判斷、誤解以及合作障礙,造成不必要的麻煩。因此,學習禮儀文化不僅僅是了解禮儀背后的含義,更要深入了解不同國家、民族和地方的不同文化。
禮儀文化的學習,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理解禮儀背后的深刻內涵,懂得文化背后的哲理、道理或者是故事,從而提升學習的興趣和成就感,進而內化成為我們的思想,激勵我們不斷堅持下去。
延伸閱讀--禮儀文化小故事
眾所周知,在西方13是不吉利的數字。那為什么13就不吉利了呢?
西方人大多信基督教。傳說耶穌受害前和弟子們共進了一次晚餐。參加晚餐的第13個人是耶酥的弟子猶太。就是這個猶大為了30塊銀元,把耶穌出賣給猶太教當局,致使耶穌受盡折磨。參加最后晚餐的是13個人,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,“13”給耶穌帶來苦難和不幸。
另一種說法是,在北歐神話中,在哈弗拉宴會上,出席了12位天神。宴會當中,一位不速之客——煩惱與吵鬧之神洛基忽然闖來了。這第13位來客的闖入,招致天神寵愛的柏爾特送了性命。
因為忌諱,西方人千方百計避免和“13”接觸。在荷蘭,人們很難找到13號樓和13號的門牌。他們用“12A”取代了13號。在英國的劇場,你找不到13排和13座。法國人聰明,劇場的12排和14排之間通常是人行通道。此外,人們還忌諱13日出游,更忌諱13人同席就餐,13道菜更是不能接受了。
▋ 四、學好禮儀知識,提升禮儀技能,讓禮儀更有價值!
作為禮儀培訓師,搞明白禮儀如何在生活工作中應用是我們共同的課題,不僅需要努力補足自己的專業知識,提升專業技能,同時還需要努力去提升自己的修養,提升自身的綜合軟實力。
就拿微笑來說,前一段時間,高速收費站職業假笑的視頻紅遍網絡,背后其實是禮儀學習方法的缺失,我們要真正的把微笑做到位,需要掌握好這三個要素:
禮儀知識:不同場合,面對不同人都有不同的微笑的標準,表現熱情需要發開自己的哈哈大笑,表現風度需要發自內心的迷人微笑。
禮儀技能:通過微笑練習、笑肌訓練以及不同場合的實踐,掌握一套隨時隨地正確微笑的技能。
禮儀文化:微笑作為不分國籍、不分年齡的共同語言,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協調好各各類人際關系,還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多次,因此我們要發自內心的微笑面對一切!
通過這個例子,我相信大家對我學好禮儀的這三個要素有了初步的認知,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這“三要素”應用到日常生活中,通過書本來強化禮儀知識,聽過生活來訓練提升禮儀技能,通過感悟來不斷豐富自己的禮儀文化,增強學習禮儀的信心,提升學習禮儀的動力。同時我們應該清楚:學習的目的不是學會知識、技能,而是習得一種思維方式——在繁瑣無聊的生活中,時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,是學會思考、選擇,擁有信念、自由,從而汲取到文化真正的內涵,獲得幸福的能力。真正用禮儀美化和妝點我們的生活、工作。
本文由修齊禮儀原創,轉載或引用請注明出處和作者,修齊禮儀知識產權體系由上海華勤基信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務支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