講述人:鮑鵬山
文學博士、作家、學者,主 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、古代文化的教學與研究,現任上海開放大學教授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等。曾為央視《百家講壇》、上海電視臺《東方大講壇》、上海教育電視臺《世紀大講壇》、山東教育衛視《新杏壇》等欄目的主講嘉賓。
傳統文化與領導智慧
修齊禮儀報道:為了讓更多領導干部汲取國學文化的凈化,9月18日,華漕鎮主辦,“修齊講堂”,特邀全國著名學者、上海開放大學教授鮑鵬山前來作“傳統文化與領導智慧”的講座。從一個有格局的人必須具備的五大條件出發,出自國學文化經典的精彩總結,從信仰落地到方法,對人生對領導工作都有很大指導意義!
鎮三套班子領導,機關部門公司和村居負責人,還有區政協委員代表,及鎮人大代表、教師代表、讀書會代表參加。
現場,鮑鵬山帶來了五個關鍵詞,通過一個又一個故事,分享了傳統文化中蘊藏著的道德內涵和領導智慧,為全鎮黨員干部指明了干事方向和做人準則。
第一個關鍵詞——信仰。
信仰并不神秘,非常簡單,要保持一個簡單的信念——相信人應該做一個好人。
孔子曾告訴過學生子路,好人未必一定有好報,但沒好報也選擇做好人,這正是好人的偉大和崇高。而堅持做好人,不僅沒有坍塌信仰,更會擁有完美的人格,這也是另一種好報。
第二個關鍵詞——態度。
人生非常重要的就是態度,態度看的是你對這個世界有沒有情懷。如果把態度講的淺顯一點,就是“不放棄”三個字,無論個人成功、國家民族成功還是世界成功,都必須擁有不放棄的態度。
第三個關鍵詞——境界。
境界是一個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東西,既要有相應的境界,也要有追求的境界。
相應的境界,必須有和所處地位相匹配的境界,否則即使身在高位也只有小境界。
追求的境界,即做任何事都有更高的境界,如農民的最高境界是只為耕耘不為收獲,工匠的最高境界是只為追求精湛而不是所謂的市場認可,作為干部則要樹立為人民服務的追求!
第四個關鍵詞——思路。
一個人的成敗不是由于一兩件事的成敗,而是思路的成敗。聰明是此時此刻做一件事情的能力,而智慧是你一生的能力。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小聰明,而是大智慧。
第五個關鍵詞——方法。
做事情不僅要講究方法,還要講究方向,只有方向感正確了才能做好領導。
鮑鵬山指出,這五個關鍵詞不僅是領導干部的必要條件,更是對人生非常重要,方法、思路、境界、態度、信仰,層層遞進,距離成功就近了一大步。
來源:聚力華漕